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在黑夜间翻耕的土壤中,仅有百分之二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而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这表明( )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③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面对众多质疑,两位瑞士人历时13年,克服重重困难,在团队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建成了全球唯一一架不耗燃油便可昼夜连续飞行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于2015年3月9日开始环球飞行,希望借此展示人类的开拓精神、创新和清洁能源技术将如何改变世界。这表明
①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是曲折的
②新事物得到支持需要一个过程
③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④追求和发展真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10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此次任务是我国首次向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提供通信卫星在轨交付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是全体航天人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结果。这表明
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②要想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会有所成就
④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幼儿时,爱是母亲轻轻摇动的睡篮;少年时,爱是父亲严厉的轻声呵责;长大后,爱是父母慈爱目光里的团圆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涵着深深的爱。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①家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家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5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
C.真理既是具体的,也是无条件的 |
D.事物的绝对运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
2015年底,广东市地铁一号线将全线贯通。届时,广大市民可畅享地铁出行的便利。谁能想到,世界上首条地铁的设计灵感竟源自老鼠洞。这表明
①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②灵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有时候是灵感的产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