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浣 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后面习题。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是安徽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②劳歌:送别歌的代称。通读全诗,简述诗中主要人物(送客的人)的活动过程。
“红叶青山”“满天风雨”是本诗中的两处景物描写,选择其中一处,分析其情景交融的写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本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白门感旧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诗浅窄,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诗歌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的“压”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它的好处。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