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NH3(g)+HCl(g) ![]() |
B.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 |
C.将A1C13溶液和NaAlO2溶液分别蒸干后灼烧,所得固体产物均为A1203 |
D.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3A(g) ![]()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关系正确的是
A.将等物质的量的KHC2O4和H2C2O4溶于水配成溶液:2c(K+)=c(HC2O4-)+c(H2C2O4) |
B.①0.2mol/LNH4Cl溶液、②0.1mol/L (NH4)2 Fe(SO4)2溶液、③0.2mol/LNH4HSO4溶液 ④0.1mol/L(NH4)2 CO3溶液中,c(NH4+)大小:③>②>①>④ |
C.0.1mol/LCH3COONa溶液与0.15mol/LHCl等体积混合: c(Cl-)>c(H+)>c(Na+)>c(CH3COO-)>c(OH-) |
D.0.1mol/L的KHA溶液,其pH=10,c(K+)>c(A2-)>c(HA-)>c(OH-)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盖斯定律认为能量总是守恒的:化学反应过程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①H2O(g)===H2O(l); ΔH=-Q1 kJ/mol
②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ΔH=-Q3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酒精的燃烧热为Q3 kJ |
B.若使46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释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 |
C.H2O(g)→H2O(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化学变化 |
D.从反应③可知1mol C2H5OH(g)能量高于2 mol CO2(g)和3 mol H2O(g)的总能量 |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的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A.1mol羟基(—OH)与17gNH3所含电子数都为NA |
B.12.4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P-P共价键0.4 NA |
C.由铜锌硫酸原电池中,当Cu极生成2.24LH2,则电路通过电子一定为0.2NA |
D.将足量的铜屑加入到浓度均为2mol·L-1的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45NA |
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使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泄漏放射性物质131I、132I、和134Cs、137Cs等导致核污染。服用一定剂量的碘片可防放射性碘的伤害。被污染的水用硅酸钠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31I、132I、134Cs、137Cs是四种不同的核素![]() |
||
B.食用碘盐不能防辐射![]() |
C.碘片的主要成分是I2![]() |
D.用硅酸钠溶液处理污染水,主要利用该溶液具有的粘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