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
(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强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中
 绿
20.3(149%)
768(93%)
   4.17(96%)
 弱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⑴CO2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在______________(酶/光/酶和光)条件下,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⑵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⑶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较多/较少),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较多/较少)。
⑷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⑸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S1+S3可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能量
B.S2+S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C.S2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D.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E.若植株缺Mg,则B点右移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A组),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B组),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温度上升后,实验装置(B组)的气体增加还可能是实验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所致,若要消除实验数据误差,该如何实际对照组?

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番茄、新鲜牛奶
(二)实验步骤: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本尼迪特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先摇匀,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请指出“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②   ;③  
(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试管组别
实验处理
加入3%H2O2(mL)
温度
加入试剂
试管1
2
常温
/
试管2
2
90℃
/
试管3
2
常温
2滴3.5%FeCl3
试管4
2
常温
2滴20%肝脏研磨液

① 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自变量?  
② 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③ 若试管1、试管3和试管4组成对照实验,能说明的问题是  
④ 除了上述的对照实验,请再找出一组对照实验。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至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

3.0
Y
10
绿色

3.0
7.0
10
绿色

3.0
6.0
10
黄绿色

3.0
5.0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后者是通过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有、无)淀粉。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 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其原因是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