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现有资料表明: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下列关于K+能通过膜而Na+不能通过膜的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 |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
C.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能 |
下列有关物质进入人体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
B.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 |
C.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
D.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1·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减小 |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浸泡该种植物细胞,可得到类似乙二醇溶液的结果 |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
培养液中添加的成分 |
|||
NaCl |
茉莉酸 |
结果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中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将其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一定不发生( )
A.质壁分离 | B.渗透失水 | C.颜色加深 | D.吸水力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