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8年6月开始,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请回答:
(1)这次变法的名称是什么?主要领袖是哪两位?他们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
(2)变法是由哪个政治派别发起的?该派别的政治团体是什么?
(3)最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对顽固派势力冲击最大的变法措施分别是哪条?
(4)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至少说出2点,2分)
2005年 4、5月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大陆访问,让我们看到了中共积极谋求合作,致力于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愿望和努力。请回答:
(1)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时期?
(2)你认为国共两党还会实现第三次合作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壮举。请回答: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长征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红二、四方面军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3)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哪些?
请认真阅读下列两份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军队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
(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史称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年12月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4)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写三国的名称。
(2)材料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发生在 年的 (战役)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即今天的 市。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
(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的机构是 。
(4)这条路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想一想,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今天看来,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