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地区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

A.广西建制糖厂 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
C.云南建棉纺织厂 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地区是( )

A.辽中南地区 B.黄河河套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

A.大气辐射达到最强或最弱的时候 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
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D.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

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段是

A.20时至明天5时 B.8时至10时
C.10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引起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是:
①该地地势高峻,冷空气容易下沉堆积
②有一股冷空气流入本地
③该地有锋面活动,暖空气爬到冷空气之上
④空气流动很差,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的扩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日照效果、自然通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活区的环境质量。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是不同经纬度的两座山,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风向的坡面,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建筑物的高度、间距、位置直接影响日照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B.背阳坡上,坡度越小,建筑物间距越大
C.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D.新建20层相同高度的两栋新楼,我国北方城市建筑物的间距比南方城市小

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对长江中下游各省区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那一地最相近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只考虑太阳辐射时,气温年较差:T③>T②
B.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C.降水:R②>R③
D.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合乎实际的是

A.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B.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C.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D.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下图为一城市(46°N,127.5°E)某公司办公楼示意图,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天气晴好的6月份某日,胡先生8点(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

A.下班前不必将车移位
B.12点前必须移车位
C.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
D.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

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室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
小的是

A.劳动节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元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