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农民说:给你一粒良种,它能长出一片黄金。农民笑着回答:谢谢,能不能发芽,先请泥土去辨认。”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过去,民间流行“天狗吃日”的说法,现在普遍群众都知道日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运行造成的现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无限发展的 | B.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C.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 D.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
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 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
2010年3月28日新华社报道,受西南特大旱灾影响,湖南最西部的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大部出现30至50年一遇的旱情,局地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人畜饮水极为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组织干部群众生产自救。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西部地区的落后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多方面造成的,西部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结论体现的哲理是
①办事情要抓住中心、抓关键、抓重点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③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体现了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正确意识的决定性作用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