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
材料二: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细化,要直入头脑,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某村过去是有名的“三难村”(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近年来,该地方政府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普遍推行了议事恳谈会的民主管理新形式,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群策群力发展农村经济。他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发展,必须克服“就农业抓农业”的思路,树立全新的发展思路。为此,他们首先筹措资金180万元,解决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三难”这一关键问题。其次,实行种植业、奶牛业、劳务输出三业并举。他们选择两个村进行“小麦、西瓜、红薯”间作实验,改造传统种植业,取得成功后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积极引导农民搞起了奶牛合作社,改造传统种植业,取得成功后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积极引导农民搞起了奶牛合作社,提高了奶牛生产的整体效益。该乡2005年年人均收入突破9780元,2006年初被县政府推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从经济上说明该乡是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
(2)该乡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角色是如何定位的?
(3)该乡政府发展经济的新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决策,要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强调,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要加强重点监控,重点对劳动密集型和使用农民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加大检查力度,认真检查工资支付情况。
(1)上述材料体现了经济常识的什么道理?
(2)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主要权利?
山东作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累计推出名牌产品301个。他们把名牌分为三个层次:轻骑等5个品牌为上东省培植国际知名品牌,小鸭等65个产品为争创全国名牌产品,考格尔等231个名牌产品为山东地方名牌产地。山东名牌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1)你认为山东省做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如果你将来成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据统计,在中国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高位增长的同时,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尤其是2003年遭遇的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所带来的灾难,人们记忆犹新。痛定思痛,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正在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预防应急处理体系。
运用政治常识谈谈你对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