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 (填标号)中。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 。
(2)若甲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 (染色剂名称)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所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 。
(4)若甲图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 减少。
下列各图中,所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_____图,它是由______倍体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____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
(3)如果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_____图。
(4)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a,它可能是上述的图,这类生物是不可育的,其理由是。
(5)体细胞为C图的细胞其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形态有种。
(6)假定A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则A是体,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生产上用途最广的是用它进行育种,这种育种的最大的优点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上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上图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 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上图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
下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
(2)图2中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的过程,才能与卵细胞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
(3)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的阶段。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
试回答下列“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为了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蛋白,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若要去除血清蛋白中的小分子杂质,采用图1装置。透析液是_____,一段时间后,若向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透析袋内溶液是否出现紫色并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
(3)图2、图3分别表示电泳法分离蛋白质和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不同蛋白质得以分离是因为___________;不同色素得以分离是因为__________。条带c呈_______色。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
玉米田 |
荒地 |
Meadota湖 |
Ceder Bog湖 |
|
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 |
1.6% |
1.2% |
0.4% |
0.1% |
生产者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 |
23.4% |
15.1% |
22.3% |
21.0% |
(1)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3)根据第(2)小题的信息,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