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与市场完全脱节
②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方式
④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④ |
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
|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
| C.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
|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
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
|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
|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
|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
《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其中“千耦其耘”的含义是:千对农人在耕地。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耕作现场的是()
| A.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 B.使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驶的犁 |
| C.使用耕耙耱技术碎土 | D.使用比较粗笨简单的木制、石制工具 |
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
图 11945年图2 1965年图3 1989年
| A.图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
| B.图2:柏林增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 |
| C.图3: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
| D.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