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金秋十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
材料二:谣言止于“治者”。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关本次事件的谣言也四处滋生。一些社交网络上甚至流传“江苏省某市发现类似昆明恐怖袭击一样的刀具,而且搜出二三十把,已经进入二级戒备……”。3月13日,某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对此进行辟谣,并提醒市民不信谣、不传谣。对于造谣和恶意传谣者,一经查实,公安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材料三:谣言止于“智者”。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网络谣言虚拟隐藏,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1)请运用课本相关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何“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请用《崇尚法律》一课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让谣言止于“治者”?
(3)对于谣言止于“智者”,有同学认为:“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法治中国,与我无关。”请评析这一观点。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他说:“搞物理实验,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
请运用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丁肇中的话反映了什么道理?
(2)结合你自己的学习实际,列举学习中的苦与乐。
我是小河的一滴水。一天,我从小河里独自跳出来,搁浅的木船见了我,高兴地口喊起来:“有水啦,有水啦,我能航行了!”可是,我的力气太小,怎么能托起一条大船呢?干旱的禾苗见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有水啦,有水啦,我们得救了!”可是,只有一滴水,连一根禾苗也救不活呀!我跑回小河,唤来了同伴。我们流到木船下,肩并着肩,手挽着手,齐心合力托起了它。啊!集体的力量真大呀!我们流到稻田里,千千万万个小水滴齐心协力浇灌着干旱的禾苗,禾苗得救了。啊,集体的力真大呀!
(1)小河里的一个小水滴刚开始遇到了什么难题?
(2)这个难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六个领域。与此同时,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
材料二: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决定》紧紧围绕六个领域的改革主线,把经济体制改革当作“火车头”,这反映了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坚持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为什么我们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材料一:近来,数家西方大通讯社和主流媒体从各自的角度发表长篇报道,聚焦“全球范围的汉语热”现象,掀起一波介绍汉语热的热潮,足见汉语地位今非昔比。据中国官方不完全统计,迄今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汉语课的中小学或如“孔子学院”般民间教育机构更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
材料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2013年8月开赛以来,引起社会关注,掀起了“汉字热”,比赛考题频频受热议。节目邀请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学生组成32支代表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了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
淮北市某中学八(1)班班委会针对当前的“汉语热”现象展开活动探究,请你参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近几年出现全世界掀起的“汉语热”现象的认识?
(2)淮北市某中学准备组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请你谈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重要意义。
(3)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和本地区的优秀文化。请写出一种安徽地方特色文化,一个安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淮北风景区名称。
(4)淮北市某中学八(1)班准备开展一次“淮北市地方特色文化”的调查活动。假如你参加本次活动,可以采用的调查形式有哪些?
(5)淮北市致力于建设“精致淮北”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请探究我们如何做一名友好的文化使者?
材料一: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师大,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习近平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
材料二:今年春季开学起,江苏率先对未成年人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将“八礼四仪”纳入了课堂教学内容。(注:“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中国作为有着数千年优良传统的礼仪之邦,自西周以来,礼仪逐渐融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省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盐城市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现请您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九年级(1)班同学想了解青少年对我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及文明礼仪的熟悉程度,请你帮助设计三种调查方式。
(2)请你任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两方面,并分别写一句符合该准则含义的中国古典诗词或格言或一个成语。
(3)习近平指出,要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不仅要善于继承,还要善于创新。请你说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创新吗?为什么?
(4)学校各班级都积极的行动起来,利用各种活动来进行礼仪教育。践行“八礼四仪”,你将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