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
| B.诱导外植体脱分化需要用含有蔗糖的培养基培养 |
| C.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时,必须使用无菌水 |
| D.血细胞计数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同一样本所得的结果相同 |
如图不能够表达的生理过程是 ( )
| A.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
|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 C.转基因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 |
| D.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 |
在胰岛B细胞中先合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再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如图);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分子中的氢用于 ( )
| A.形成—COOH和—SH | B.形成—NH2和—COOH |
| C.形成—SH和—OH | D.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 |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将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
|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被动运输 |
| C.甲组细胞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
|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
|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