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左图为分离获取纤维素酶,并应用该酶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右图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得到的一个培养皿上菌落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 的环境中,把从这种环境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为便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 。右图培养皿中,纤维素分解菌主要集中于 部位。
(2)在相同时间内形成的四个菌落大小不同,透明圈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 。
(3)用得到的糖液进行酒精发酵时,除控制好温度、pH外,还应控制好 ,否则就得不到酒精。
(4)有的同学认为:发酵罐中糖液的浓度越高,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
图1为某动物肌细胞的部分物质转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l)图中为细胞膜的__(选填“显微”或“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水环境中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的原因是 。图中Na+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2)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 ,据图推测钠钾泵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有:①协助Na+、K+跨膜运输;②
(3)癌细胞和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肌细胞的若干倍。图2表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
①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参与细胞呼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作为DNA复制的原料。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方式为 ,且与正常细胞相比,④过程明显增强,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②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影响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下图甲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完整结构有____个。
(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或_________的膜。
(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参与下完成,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 _____ 融合,使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______(细胞器)。
(6)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流感是由病毒感染细胞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其促使机体产生的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 ,后者发出传出神经纤维并通过其末梢分泌的 作用于骨骼肌、汗腺等器官,同时 分泌相应激素,该激素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同时机体减少散热,体温升高。
(2)人体对流感病毒具有免疫作用。T细胞在接受流感病毒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 细胞,该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 。病毒失去了寄生的基础,而被吞噬、消灭。
(3)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除引起(2)中提到的过程外,吞噬细胞也能摄取和 流感病毒,暴露出这些病毒的特有分子,并将这些分子传递给 细胞,后者产生被称为 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引起受到某种刺激的B细胞分化为 细胞,然后这种细胞分泌 ——免疫球蛋白分子,这种分子与病毒上相应的化合物结合,使病毒凝集或沉淀。
小鼠的品种和品系很多,是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系最多的动物。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约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特征。以色而论,小鼠的毛色有灰色、棕色、黑色、白色。四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R、r和T、t决定,且TT个体胚胎致死。将一只黑色雄鼠和多只纯合灰色雌鼠杂交,得到Fl有两种表现型:棕色鼠96只,灰色鼠98只;取Fl中的多只棕色鼠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棕色鼠239只,黑色鼠81只,灰色鼠119只,白色鼠41只。请回答:
(1)R、r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T、t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①亲本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亲本灰色鼠的基因型是 ,F1灰色鼠的基因型是 。
②F2灰色鼠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F2中一只棕色雌鼠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该雌鼠基因型为 。
(2)T、t基因也可能位于下图中x、Y染色体的I区段上。
现有雌、雄黑色鼠各一只,请设计实验探究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的l区段上。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这一对黑色鼠多次交配,得F1;
②观察统计F1的 。
结果预测:
a.若 ,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 ,则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I区段上。
Ⅰ:在CO2浓度为0.03%条件下,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叶片吸收CO2的速率如下表:
依据表中数据回答:
(1)光照强度为 (光补偿点)时,该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若增加小室内CO2浓度,光补偿点将 (变大/变小/不变)。
(2)若在夜间给温室种植的菠菜添加光照,则光照强度最好控制在 μmol·m-2·s-1。
Ⅱ: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烟草叶片在 25℃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 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氧气浓度 |
2% |
20% |
CO2的吸收速率(mg/h·cm2) |
23 |
9 |
(1)O2浓度由 2% 增大为 20% 时,烟草叶片吸收 CO2的速率大幅下降,推测这种变化
与 的增强有关,还可能与光合作用的变化有关。
(2)为了探究 O2浓度对光合作用是否构成影响,在上表所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还需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假设在 25℃,氧浓度为 2% 时,呼吸速率为 X(mg/h·cm2),氧浓度为 20% 时,呼吸速率为 Y(mg/h·cm2)。①如果 23+X=9+Y,说明:氧气浓度的增加 (填影响或不影响)光合作用;
②如果 23+X>9+Y,说明:氧气浓度的增加影响光合作用,并且高浓度的氧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