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左图为分离获取纤维素酶,并应用该酶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右图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得到的一个培养皿上菌落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 的环境中,把从这种环境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为便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 。右图培养皿中,纤维素分解菌主要集中于 部位。
(2)在相同时间内形成的四个菌落大小不同,透明圈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 。
(3)用得到的糖液进行酒精发酵时,除控制好温度、pH外,还应控制好 ,否则就得不到酒精。
(4)有的同学认为:发酵罐中糖液的浓度越高,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
DNA亲子鉴定的原理是:从被测者的血液、口腔粘膜细胞或培育的组织内取出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标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出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相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相吻合。反复几次,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的不同部位,并形成独特的条码,便可得到超过99.9%的分辨概率。回答:
(1)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切成特定的小片段,这主要体现了酶的()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作用条件温和
(2)“探针”是指()
A.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3)条码一半与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为什么?
(4)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身份证明”在湖北武汉诞生。
①现行居民身份证具有一定时效(有效期),如10年、20年等,“基因型身份证明”是否如此?为什么?。
②什么情况下,两个人的“基因身份证明”完全相同?
。
图示细胞内与DNA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
![]() |
|
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i代表的结构是。
⑵e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用图中标号表示)。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2)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吗?
(3)此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的DNA数目是。
(4)图示各基因能同时表达吗?
(5)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
为了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变形虫放射性标记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2: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下:当加人RNA酶后,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就停止了;再加入从酵母菌中提取的RNA,则又重新合成了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分析讨论:
(1)从实验1可以看出RNA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哪一部位?。
(2)细胞核交换后,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为什么会出现有标记的RNA分子?
。
(3)从实验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综合分析实验1和实验2,你认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
(5)实验1的设计有何巧妙之处?。
下图是人类染色体的连续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③,④。
⑵③经过②形成①的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合成的参与,此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期。④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