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 |
① |
② |
③ |
纤维素悬液(mL) |
2 |
2 |
2 |
纤维素酶液(mL) |
1 |
1 |
1 |
反应温度(℃) |
30 |
40 |
50 |
斐林试剂(mL) |
2 |
2 |
2 |
砖红色深浅 |
++ |
+++ |
+ |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下列各项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 B.相邻植物细胞通过通道交换物质 |
C.吞噬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病菌 | D.胰岛素分泌后作用于肝脏细胞 |
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 B.脂质和蛋白质 |
C.蛋白质和固醇类 | D.磷脂和蛋白质 |
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
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 D.甲基绿--DNA—绿色 |
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下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α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
B.图中的化学键“—S—S—”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 |
C.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42个O原子 |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