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高密市通过发挥和放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效应,整合和挖掘各种文化资源,投资16.7亿元建设了多处文化旅游景点,目前东北乡文化旅游区景点正式开放,既充分展示了东北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进一步增强了高密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东北乡文化旅游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高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总投资16.7亿元,按照“一心一环一带三区多点”的规划结构,配合《红高粱》剧组打造了土匪窝、四门塔、青杀口、牌坊等13处景点,部分景点已经进行了实景打造,进一步保留了原来的风貌。葫芦岛已经初具规模,岛上单家大院、花篮阁已经建成,单家大院内部进行了部分仿古家具填充,新增了刘铁飞美术馆、民俗馆和艺术馆。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将景区打造成为年接待能力100万人以上、国内知名和具有独特浓郁高密东北乡特色的文化旅游景观带。
材料二:目前,由莫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在各大卫视热播,又一轮莫言热袭来。对于莫言文化现象,舆论大多点赞,但对于莫言经济现象,却是莫衷一是,唱衰的调子很高。
对于莫言带来的经济热,有些人认为,高密计划投资16.7亿元打造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纯粹瞎花钱。其理由,一是高密并不具有奇山秀水,没有多少旅游资源;二是在消费时代,“莫言文化”还不知道能红多久,“莫言经济”又能持续多久;三是小说不是现实,莫言小说中的高密不是现实中的高密,别做出狗尾续貂之举。而也有些人认为,别忽视文化的经济价值,别急着唱衰“莫言经济现象”。以目前莫言拥有的影响力,如果连莫言都不具有经济价值,那真是一个“无言的社会”。更应该关注的是,这笔计划中的投资,到底是政府行为还是市场行为。如果是政府行为,那可以从公共财政方面提出看法,促其规范使用,纳入监督。如果来自市场,那就应该相信并且尊重市场的判断力。当然,对资本行为也不是放任不管。进行加强市场调研以及保护农民利益的提醒,也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莫言经济现象”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对于“莫言经济”持不同观点的依据。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上述材料中“莫言经济”的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与不普通的前缀连在一起:“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最美军嫂”、“最美中学生”……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在张丽莉的心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恪守基本职责;在吴斌眼里,保障乘客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在高铁成看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必须担当的使命!2012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等单位在京召开学习时代楷模座谈会,会上宣读了中央文明委《关于广泛开展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兴起学习宣传时代楷模热潮,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并结合材料以“弘扬‘最美’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为主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温总理上述讲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影响人。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谈谈你的认识。
2013年1月有同学学完了《文化生活》以后认为: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大众文化就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过程。
(2)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二说明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性。
材料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最近国务院公布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产业规划(2012-2020)》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鼓励政策。行业专家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和消费者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更多耐心,不能因新能源汽车尚不完善而予以否定;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改进完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逐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满足大规模量产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行业专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