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硒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
①S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3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推知SeO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其中Se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
③CSe2首次是由H2Se与CCl4反应后制取的,已知CSe2与CO2结构相似,则CSe2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
(2)金属铜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
①CuO受热易分解为Cu2O和O2,请从铜的原子结构来说明CuO受热易分解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Cl2晶体。上述深蓝色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硼元素B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硼的化合物在农业、医院、玻璃等方面用途很广。
①立方氮化硼可利用人工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属于超硬材料,同属原子晶体的氮化硼(BN)比晶体硅具有更高硬度和耐热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发现硼化镁在39K时呈超导性,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相间排列。如图是该晶体微观窨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根据图示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碳正离子[例如CH5+、CH3+、(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欧拉(G.Olah)因在此领域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
碳正离子CH5+可以通过CH4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得CH3+。
(1)CH3+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_________
(2)CH3+中4个原子是共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_________(填角度)。
(3)(CH3)2CH+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将得到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4)(CH3)3C+去掉H+后将生成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写明反应条件。
(1)由CH3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
(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
由丁炔二醇制备1,3—丁二烯,请在下面这个流程图的空框中填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在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填序号)。
(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填序号)。
在一定条件下,x A (g)+y B (g)z C(g)的反应达到平衡。
⑴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间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已知C是气体,如果反应中x+y=z在增大压强时其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
_______移动。
⑶已知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A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移动,则A是态。
⑷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