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功科学的象征,成为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典范。这不仅开启了一个科学方法的新时代,也使18世纪成为一个信仰科学的时代。”这评价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 B.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
C.牛顿的经典力学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我国古代纸发明于西汉的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 )
A.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176一141年的“放马滩纸”。保存至今 |
B.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汉代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73—9年的“罗布卓尔纸”,后毁于战火 |
C.唐代张怀灌《书断》记载:”。有纸代简。至和帝时,黎伦工为之。” |
D.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记载:。‘浴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 |
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 B.分封制的影响 |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和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 B.民主运动的推动 |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 D.妇女政治地位高于男性 |
史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 | B.史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
C.两位史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 D.两位史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 |
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启蒙思想家到欧洲各地处发表反封建演说 |
B.它追求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
C.它把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 |
D.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