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 )内写上序号。
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a“簇拥”的意思是( ) 。
A.聚成一团 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C.许多人围着
b“盛誉”的意思是( )。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
②“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
① ②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他画的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如果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的。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争夺——()仿佛——()
2、这段话里写了齐白石画中出现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画中的小动物画得生动亲切,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登上了长城,早听说长城雄伟(壮、状)观,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终于看见了长城。长城像巨龙卧在山脉之中,弯曲(qǔ、qū)起伏。城墙上的地面都是用大石头砌成的。台阶是长长的条石,顺着山势起伏。我们顺着很(陡、徒)的台阶往上爬,过了半个小时,才到顶端。我虽然很累,但心里感到很高兴。
顶峰是一个烽火台,大约有二层楼那么高。烽火台里面有一个长长的梯子,我顺着梯子向上爬,看见了陡峭的悬崖。我想劳动人民把石头一步一步运上来砌成长城,这是多么的不容(róng、yóng)易呀!我敬佩他们。
明年暑假,我还要来长城玩。
(1)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长长的()陡峭的()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路旁的青草地上,长着许多野花。我很喜欢野菊和蒲公英,野菊的花有淡白和浅蓝的,蒲公英开着淡黄的小花朵。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东西。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便在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轻;飞着,飞着,又像一朵一朵的雪花一样,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1.我要给短文加个题目:()
2.用画出蒲公英的绒毛在空中飞舞的句子。再读一读。
游览阅读小岛。
那个男人被感动了,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男孩儿捡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后来,他也弯下腰去,捡起一条条小鱼,把它们扔到海里去。他们每一次扬起手臂,就救起了一个小小的生命。
1. 请你用圆圈标出表示男人动作的词语。
2. 填上合适的量词。
3. 一()小鱼一()生命
4. 那个男人被感动后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沙漠里的驼鸟的第一件宝贝是两条长腿。这双长腿一小时能跑几十里,而且不怕沙子烫。有了这双腿,找东西吃就不成问题了。它的第二件宝贝是一个长脖子。它有了长脖子,就能望远方,就能捉正在飞行的昆虫,正在跑着的小兽。它的第三件宝贝是两扇翅膀,它张开两扇翅膀,好象船儿张开两片帆,使鸵鸟跑的更快了。
1鸵鸟身上有三件宝贝,它们是()、()、()。
2写出鸵鸟每个宝贝的好处。
长腿:()
长脖子:()
两扇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