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35.2
58.4
82.6
107.6

求:(1)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不包括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2KClO3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 0 . 1 g )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填标号).

A.

提高实验效率

B.

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

节约能源

(3)①写出下图中仪器 a b 的名称:

a , b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 m 应选择图11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 A g N O 3 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 25 g ,加入 200 g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 216 . 2 g (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 . 1 % ).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 C 27 H 42 O 3 ,请你计算:
(1)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2)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N a 2 C O 3 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为: N a 2 C O 3 H C l = N a C l N a H C O 3
第二步反应为: N a H C O 3 H C l = N a C l H 2 O C O 2

N a 2 C O 3 溶液 100 g ,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中最多可以产生 C O 2 g .

(2)求 N a 2 C O 3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N a 23 H 1 O 16 )

胆矾晶体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铜晶体( C u S O 4 · X H 2 O ),华雪同学为研究 C u S O 4 · X H 2 O 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10.7g C u S O 4 · X H 2 O 晶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到t1℃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 C u S O 4 · x H 2 O = C u S O 4 + x H 2 O

(1)计算该硫酸铜晶体( C u S O 4 · X H 2 O )中x的值。
C u S O 4 · X H 2 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8x)
(2) C u S O 4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升温到t2℃,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则m=g。
(写出求m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