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都门秋思(选一)
黄景仁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此指北京繁华喧闹的街道。③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22—23题。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2.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夏雨的、的特点。
23.评家说:“就诗的神韵,苏诗较胜;论结构的出奇,崔诗不宜多让。”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评析?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清平乐(北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22、这首词写的是(季节) (时分)的景象
23、简析本词的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彭浪矶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②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③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