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其简要流程如下:
(1)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培养基,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法,若想使这些酵母细胞能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______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将菌液______________保存。
(5)另一个班的同学用葡萄制做的果酒酒味醇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请分析出现酸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图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色素的提取,其中甲过程按a、b、c 依次加入5g绿叶、SiO2和Ca2CO3少许、10mL
_______;加入c的作用是__ ___,其原理是_____。
(2)图一中乙过程是过滤得到含有色素的滤液,其中用的单层尼龙布而不用纱布,原因是
。
(3)图一中丙最后要用棉塞堵住试管口而不用橡皮塞,原因是。
(4)图二中丁是制备长6cm、宽1cm滤纸条,在去两角端距离顶端1cm处要画根铅笔细线d,能否用圆珠笔或水心笔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中戊是沿铅笔细线画出含色素的滤液细线e,要求做到画出的e要__________,所以在
画线时每画一次滤液后要待干后再画下一次,重复
2~3次。
(6)图二中己是纸层析分离色素步骤,其中h是______,
g和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如图是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葡萄糖分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其中 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而另一种物质的多个分子分别以不同的深度镶嵌或 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中,或者覆盖在它们的表面。
(2)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葡萄糖通过该细胞膜时需要膜上的 协助,此外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中产生的物质是 。
(3)在低温下,物质①排列整齐。但温度上升后,会出现排列不整齐现象,其厚度也会减小,这说明①结构实质上有一定的 性。
(4)在物质通过该结构时,②起着 作用,使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特性。
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
(1)实验假设 。
(2)实验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一定量的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的NaHCO3粉末,使其在水中溶解;
用黑纱布(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
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的上浮叶片数.
a: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实验2应变化的条件
b: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对照组应变化的条件
(3)预期结果:实验组1 。
实验组2 。
对照组 。
(4)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 。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
(11分)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 段。
(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 段。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 。
(4)该细胞主要在 点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到不同的细胞;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 段。
(5)从曲线的 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
段。
(6)假设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该生物体细胞中的这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该生物雄性个体细胞处于FG段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并在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的位置。(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