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暑假到山东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图为房屋布局图。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 | B.大气环流 |
C.温室效应 | D.季风环流 |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 B.由东向西 |
C.由北向南 | D.由南向北 |
分析下表,完成13~15题。
城市 |
一月均温/℃ |
七月均温/℃ |
① |
-8 |
14.9 |
② |
4.9 |
24.0 |
③ |
7.8 |
19.9 |
④ |
-1.3 |
26.7 |
若四个城市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省级行政中心,则与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分别是()
A.成都、西安、西宁、昆明 | B.西安、西宁、拉萨、贵阳 |
C.贵阳、南宁、乌鲁木齐、拉萨 | D.拉萨、贵阳、昆明、西安 |
与②城市相比,③城市七月份均温较低,主要是因为
A.纬度较高 | B.地势较高 | C.阴雨天较多 | D.受冷气流影响 |
四城市所在省区与优势资源配对正确的是()
A.①——太阳能、地热、水能 | B.②——磷矿、汞矿、铁矿 |
C.③——热带生物、铜矿、稀土矿 | D.④——煤、天然气、镍 |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0~12题。
|
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程度很高 |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 D.人口密度较大 |
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巴西 | B.印度 | C.英国 | D.美国 |
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
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
下图为长江流域两城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①城市兴起的因素是
A.河流水运的起点 | B.河流交汇处 | C.河口位置 | D.过河点位置 |
②城市的名称是
A.株洲 | B.九江 | C.南昌 | D.长沙 |
下列“河流——河口城市——注入海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海河——唐山——渤海 | B.尼罗河——亚历山大——地中海 |
C.莱茵河——鹿特丹——波罗的海 | D.密西西比河——旧金山——太平洋 |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5~6题。
![]() |
图示现象最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 | B.非洲东部 | C.德干高原 | D.刚果盆地 |
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河流 | B.矿产 | C.气候 | D.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