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和气候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气候和土壤

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平行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河流水量自北向南不断减小

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
C.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D.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
C.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既有垂直差异,也有水平差异
D.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都是由于热量因素造成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的含义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据图完成7~8题。

能正确反应Ⅱ阶段城市人口与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两者关系的是

Ⅱ阶段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相同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
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2~4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②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③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④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