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聚首北京雁栖湖畔,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11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并讲话。
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实现亚太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就是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打通融资贵、融资难的瓶颈,就是要加强公私伙伴关系建设,实现联动式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亚太经合组织做好互联互通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性。
(2)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承诺的理论依据。
20年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商品,该商品有三个“三”,重量达三斤、价格三万、交钱后需三个月才可拿到,非常紧俏。
(1)运用经济知识回答,该商品的三个“三”,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哪些影响?
这个“价格三万”的神秘商品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手机,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
(2)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元旦到春节是商品销售的旺季。有一家地处繁华街区的购物中心,准备组织一个春节年货促销活动。
(1)请为该购物中心做一个年货促销活动的策划案,并说明经济学依据。
(2)策划过程中,有人提出,元旦春节期间顾客太多,应取消员工休假,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无偿加班。运用经济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2013年国家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面表格中的措施分别属于哪种手段,并在相应的栏目中划“√”(每项措施只能划一个“√”),并说明其影响。
国家具体措施 |
经济 手段 |
法律 手段 |
行政 手段 |
产生的影响 |
对节能环保产业提供贷款优惠政策。 |
√ |
例:降低贷款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
||
严格限制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新增产能。 |
√ |
例:限制了行业新增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
||
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
||||
通过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
对“三角形内角之和”的认识历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在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发言:
同学甲: 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很多改革方案、方针、政策都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因此,这些方针和政策,对改革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学乙:的确如此。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各种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社会经济会有一个大发展,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同学丙:其实,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法治中国建设、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有很多新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具有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必将产生综合效应。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对上述同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