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则
(1)          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填甲或乙);
(2)            烧杯中的酸过量(填甲或乙);
(3)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          (填大或小)
(II)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等质量的Zn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H2质量一定相同                ②产生H2的质量一定不同
③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则一定是盐酸   ④等倍数稀释后的反应速率A>B
⑤产生等量H2所需时间A>B             ⑥产生等量H2,盐酸和醋酸一定都有剩余
(III)向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3g Zn,则下图中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碱式氯化铝[ Al2(OH)nCl6-n ] 是利用工业铝灰和活性铝矾土为原料(主要含Al、Al2O3、SiO2及铁的氧化物)经过精制加工而成,此产品活性较高,对工业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制备流程如下:

(1)原料需要粉碎,其目的是;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
(2)步骤①在煮沸过程中,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此时溶液中呈浅绿色的阳离子常采用加入试剂进行检验(填化学式);随后溶液又变为棕黄色,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②中加入适量的Ca(OH)2并控制pH,其目的:一是生成碱式氯化铝;二是;已知碱式氯化铝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则区别滤液I与碱式氯化铝两种液体的物理方法是;若Ca(OH)2溶液过量,则步骤③得到的碱式氯化铝产率偏低,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温度下若0.1 mol AlCl3溶于蒸馏水,当有2.5%水解生成Al(OH)3溶液时,吸收热量Q kJ ,该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表中列出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信息,请推断后回答:

元素
有关信息
A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 nm
B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C
原子半径为0.102 nm,其单质为黄色晶体,可在A的单质中燃烧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
原子半径为0.075 n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形成一种盐X


(1)写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   
(2)写出B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元素A和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写出得到氧气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4)X的水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  
(5)已知E元素的某种氢化物Y与A2的摩尔质量相同,Y与空气组成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是30%的KOH溶液,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若使用Y—空气燃料电池精炼铜,当得到精铜80 g时,燃料电池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F和Y。

已知:ⅰ) ;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下列有关F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7H7NO2Br B.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1 mol F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

(3)写出由甲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合成F的过程中,B→C步骤不能省略,理由是
F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5)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Y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与足量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③分子中只存在一个环状结构
(6)以X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Y,请写出你设计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如下:

铁屑可用于地下水脱氮,其实验室研究步骤如下:
Ⅰ、将铁屑浸泡在0.5 mol/L盐酸中进行预处理。
Ⅱ、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后液体的pH为中性。在N2保护下烘干备用。
Ⅲ、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硝酸钾溶液。
Ⅳ、将酸预处理后的铁屑加入硝酸钾溶液中。
请回答:
(1)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3)将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4)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5)已知活性炭能吸附NH4、OH。步骤Ⅳ中操作时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的效果,其原因是
(6)研究表明溶液pH会影响铁屑脱氮的效果,反应体系的pH分别控制在4 和8. 5 时,NO3的去除率分别为90% 和15%。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简述其原因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其变化过程如下:

(1)反应Ⅰ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下:

① 反应Ⅰ 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 1 mol Na(s)全部氧化成Na2O(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Ⅱ是Na2O与水的反应,其产物的电子式是
(3)白色粉末为Na2CO3。将其溶于水配制为0.1 mol/L 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OH)-c (H)=c (HCO3)+2 c (H2CO3)
C.加入少量NaOH固体,c (CO32―)与c (Na)均增大
D.c (Na) > c (CO32―) > c (HCO3) > c(OH) > c (H)

(4) 钠电池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电池发展受限问题。
① 钠比锂活泼,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
②ZEBRA 电池是一种钠电池,总反应为NiCl2 + 2Na Ni + 2NaCl。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