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一个纯合果蝇品系D,该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让该猩红眼品系雄蝇与野生型深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亲 本
F1
F2




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D(♂)
全深红眼
全深红眼
深红眼:猩红眼=1:1

(l)A、a基因位于           (常/X)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                 性。
(2)让F2代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猩红眼雌果蝇出现的几率为           ;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3)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3分)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
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它将与突触后膜上
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2)生物膜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它们在化学组成上都很相似,都以为基本支架。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
(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2分一空)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每空1分,共7分)
右图是某一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

请分析回答:
⑴图中的增长曲线是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
⑵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第年。
⑶种群迁入第2年,增长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⑷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⑸如果该曲线是蝗虫种群在某一地区几年内的增长趋势,那么在点开始防治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如果这是一个养鱼塘鲤鱼的增长曲线(不考虑横坐标的时间单位),当鲤鱼的种群数量达到点时进行捕捞,可以获得最大持续生产量。

(每空1分,共6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l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 kg。
(5)若对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法。

(每空1分,共7分)右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免疫为免疫过程。
(2)b是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抗原分子降解为多肽,然后与b细胞的结合,形成复合体,移动到细胞膜表面并呈现出来。
(3)c是细胞,当它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呈递在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时,便开始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
(4)d是细胞,它能识别被感染的细胞并消灭之。

(每空1分,共7分)通过宇宙飞船搭载生物材料进行生命科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而且可以培育一些新品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在飞船搭载的下列生物材料中,你认为不能用于育种研究的是

A.小鼠
B.棉花试管苗
C.萌发的纯合高秆水稻种子
D.植物愈伤组织

E.牛精液
⑵请简述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⑶右图表示在地面上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几种方法,其中与太空育种原理相同的是_____ 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⑷在右图I—VI中,处理方法相同的是。I—III—V过程与I—II过程相比,优点在于
⑸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陆地棉新品种,而海岛棉从来没有出现过抗旱类型,有人打算也培养出抗旱的海岛棉品种,但是用海岛棉与抗旱的陆地棉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是。要达到上述目的,你认为采取哪种育种方法更为合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