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 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      (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 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              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从存活的酵母菌中提取DNA,经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
(4)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上,该质粒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5)将上述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以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                        ,即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2) 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________。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下图2中[ ]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图2
(3) 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图3
① 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② 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 ℃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① 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________。
② 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8分)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期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
(4) 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5) 下表为科研人员全部20次实验的数据汇总表。(注:每次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间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第1次计数细胞个数
46
2
1
1
第2次计数细胞个数
45
3
0
2
……
……
……
……
……
计数细胞总数
932
34
14
20

根据上表数据可估算出该种细胞一个周期中前期的时长为________。

下图表示生物工程相关技术操作流程示意图,A、B、C、D表示有关细胞或结构,序号①到⑤表示有关操作过程和处理方法,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上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流程,经过①②处理得到的A和B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若上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流程,则A、B分别表示,经过③过程得到的两两融合细胞有种,因此要经过筛选得到所有的,再通过分散克隆和抗原-抗体杂交筛选出
(3)若上图表示克隆动物的流程,A表示供体细胞,则经②处理后得到的B为
(4)若上图D表示体外即将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则可以通过等技术(至少填两个)得到这样的早期胚胎。

Ⅰ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1所示:

(1)实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浓度为(用图中数字表示)。
(2)该实验中,接种大肠杆菌时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在培养和接种大肠杆菌时要特别注意进行操作,为更好地体现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中还应增加一组作为空白对照。
Ⅱ 图2和图3是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装置图和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请回答:

(3)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蒸馏法提取(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4)图3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A过程是。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酶。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溶液来鉴定。

下图为湖南某湿地公园的平面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在某季节调查该湿地公园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法。
(2)调查发现,在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园中群落的演替类型是,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主要河道沿途有许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图中黑点所示),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3)某研究小组从该湿地公园的4个不同位置选取水样,用于培养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并测定了培养前后4处水样(A、B、C、D)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溶氧量):

①实验中的因变量有
②实验后4处水样中含氮无机盐总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
③据图推测有机物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处水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