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表示一个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2表示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图3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请据图作答:
(1)为了研究番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气体有____________(用图1中的字母表示)。
(3)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_____。
(4)图3中若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__移动。若其他条件不变,图3中纵坐标含义改为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请在右图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分子;B代表D代表。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5)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6)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7)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可以逆浓度运输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m]
(1)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的合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1内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_______性,可被____________________染上深色。
(3)实验室有质量分数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⑤氯化钾溶液,发现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只有3种,分别是________(用编号回答)。
(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下表为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三个样品A、B、C的细胞结构,发现有细胞结构a-e(表中“-”表示试样细胞中不存在该结构,“+”表示试样细胞中有该结构),其中a、b、c均由双层膜构成,a的膜上还具有小孔:
细胞结构 |
a |
b |
c |
d |
e |
试样A |
— |
— |
— |
— |
+ |
试样 B |
+ |
+ |
+ |
— |
+ |
试样C |
+ |
+ |
— |
+ |
+ |
(1)试样A、B、C分别是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中的一种,则结构a、b、c依次是,,。
(2)已知d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则d是 。e是一种细胞器,它可能是。
(3)试样A、B、C 依次是、、。
(4)若C样品是昆虫的飞行肌,则其细胞中[ ]数量相对增多。
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布料 |
污染物 |
水温 |
A(蛋白酶洗衣粉) |
6×6 cm |
蛋白膜 |
40℃ |
B(脂肪酶洗衣粉) |
6×6 cm |
蛋白膜 |
40℃ |
C(蛋白酶洗衣粉) |
6×6 cm |
淀粉膜 |
4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实验还应可知的无关变量为。该实验中、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
(4)有同学打算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探究蛋白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5)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
如图4-C-14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
注: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
(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 中的液面。
(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可能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