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该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该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2 |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2 |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可能分别为1/2、1/4 |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
D.通过促进着丝点断裂,促进细胞分裂 |
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用某方法测定核DNA含量在细胞群体中的分布如下左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抑制剂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右图。推测该抑制剂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B.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
C.抑制DNA的复制 |
D.抑制RNA的合成 |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
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A和B | B.B和D |
C.C和D | D.e和f |
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