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膜蛋白A能加快水通过细胞膜,而HgCl2对膜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请利用提供的相关实验材料完善验证上述结论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缺乏膜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控制膜蛋白A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HgCl2溶液,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等渗溶液,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低渗溶液,细胞水通透速率测量装置。
实验设计思想:
(1)该实验的自变量之一是膜蛋白的有无,应采用空白对照,自变量之二是HgCl2的有无,采用自身对照,因此实验的对照处理如下:
①甲组:缺乏蛋白A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若干+注入微量水。
②乙组: 。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水通透速率,把各组组卵母细胞放入 中,利用细胞水通透速率测量装置测量细胞水通透速率。
实验结果处理: 。
(3)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把预期结果填入表中(细胞水通透速率用慢,较慢,快表示)
实验结论: 。
(4)实验结果说明: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
I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I图II图
(1)I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II图中________细胞处于I图中的CD段。
(3)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II图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期。
(5)II图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
Ⅰ.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
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
黄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人工授粉前需要对雌花序进行处理。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色玉米粒。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实验一所得的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4)写出实验三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相应比例)。
Ⅱ.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Ⅰ3和Ⅰ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3)Ⅲ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4)如果Ⅱ2和Ⅱ3结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白化
病,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的序号并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弯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完成下表:(选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A |
不移动 |
只进行需氧呼吸 |
|
B |
不移动 |
只进行厌氧呼吸 |
|
C |
既进行需氧呼吸![]() |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0C)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一中的a点表示。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4)图二中e点与f点相比较,f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5)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A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0C 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于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由此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的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构成细胞的细胞器中,除了、外,其它都是由生
物膜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