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也。”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善:交好 |
B.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执:捉住 |
C.王者之师,义存吊伐吊:安抚 |
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虞:预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以私怨斩壮士乎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
B.①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
C.①乃度岭至桂州②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D.①潜令间谍离其心腹②吾其还也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④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 | B.①③④ | C.③⑤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看重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
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刻,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 |
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可以和汉代的李陵相媲美。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2)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
(3)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也。
课内文言文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下列句子加线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露 |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指长者 |
C.故不积跬步跬:半步 |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忽略 |
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本文的特点,请找出节选部分第二段的议论中心()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
翻译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9分)
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也。父元礼,始为郡将。梁太祖闻其名,擢为军校,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汉宾少有膂力,形神壮伟,胆气过人。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选置帐下,编入属籍。梁祖之攻兖、郓也,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梁祖闻之,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署汉宾为军使,当时目为“朱落雁”。后与诸将破蔡贼有功,天复中,授右羽林统军。入梁,历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至洛阳,汉宾自镇入觐,复令还镇。明年,授左龙武统军。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朝,明宗居洛阳,以友谦故人,置酒于第。庄宗诸弟在席,友谦坐在永王存霸之上。酒酣,汉宾以大觞奉友谦曰:“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仆与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发单函候问,略无报复,忽余卑位,不亦甚乎!”元行钦恐其纷然,为解之方止。不数日,友谦赤族。赵在礼据魏州,元行钦率军进讨,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明宗以汉宾为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方当委重,汉宾密令结托,得为婚家。天成末,为潞州节度使,移镇晋州。重诲既诛,汉宾复为上将军。明年秋,汉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清泰二年六月卒,时年六十四。
汉宾少勇健,及晚岁饮啖过人,其状貌伟如也。凡所履历,不闻逾法。梁时,尝领军屯魏莘县,适值连帅去郡,诸军咸以利见诱,请自为留后,汉宾则斩其言者,拒而不从,闻者赏焉。在曹日,飞蝗去境,父老歌之。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逾日雨足,四封大稔,咸以为善政之所致也。及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办,则给以棺殓;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寻还洛阳,有第在怀仁里,北限洛水,南枕通衢,层屋连甍,修木交干,笙歌罗绮,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此乃近朝知止之良将也。晋高祖即位,赠太子少傅,谥曰贞惠。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发单函候问函:书信。 |
B.不数日,友谦赤族族:灭族。 |
C.诏汉宾权知河南府事权:权势,权力。 |
D.四封大稔稔:庄稼成熟。 |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朱汉宾“胆气过人”和“不逾法度”的一组是
A.从庞师古渡淮,战没于淮南日以自娱,养彼天和,保其余齿 |
B.公虽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飞蝗去境,父老歌之 |
C.忽余卑位,不亦甚乎斩其言者,拒而不从 |
D.黥双雁于其颊,号为“雁子都”临平阳遇旱,亲斋洁祷龙子祠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汉宾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梁太祖将朱汉宾选入帐下。在攻打兖州和郓州时,又委任他做军使。后来朱汉宾和众将领攻打蔡州叛贼建立战功。 |
B.冀王朱友谦入朝后,在宴席上倨傲无礼,说了一番让朱汉宾气愤的话,朱汉宾忍无可忍,与之发生冲突。后来经元行钦调解才停止。 |
C.朱汉宾做右卫上将军时,枢密使安重诲正受重用,朱汉宾暗中结交他,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安重诲被杀。 |
D.朱汉宾晚年回到洛阳,府宅在怀仁里。那里高屋相连,大树枝叶相交。他的生活怡然快乐。最终得以颐养天年,六十四岁去世。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宗尝幸汉宾之第,汉宾妻进酒上食,奏乐以娱之,自是汉宾颇蒙宠待。
(2)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明史·周顺昌传(节选)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A)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延框、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B)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C)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D)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节选)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顺昌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榜,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亨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从下列词里选取恰当的填入《周顺昌传》括号内
①则②及③乃④与⑤然⑥以
ABCD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顺昌好为德于乡士民素德顺昌 |
B.顾案上有素榜诸司不复相顾 |
C.闻逮者至,众咸愤怒闻其逮,不胜冤愤 |
D.颜色不变,语良久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 |
下列加点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C.查明属实 |
D.属予作文以记之 |
给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
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翻译下列句子:
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
阅读下列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不忍宣言已而
亲戚不若宾客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相如闻,不肯与会。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父忧服阕,居无儋石③,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④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⑤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佑传》 ,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儋石(容器名。儋容一石;一说二石为儋。也作担石,檐石)④二千石:指太守。⑤啬夫:农夫。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服阕忧:父母的丧事 |
B.功曹以佑倨,请黜之黜:罢免 |
C.佑亦径去 径:小路 |
D.与冀争之,不听听:采纳,听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属予作文以记之 |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若属皆且为所虏。 |
C.居无儋石,而不受赡遗顺风而呼 |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
B.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
C.吴佑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2)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