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也。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之善:交好
B.高祖克京城,靖将斩之执:捉住
C.王者之师,义存伐吊:安抚
D.突利可汗不于靖虞:预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私怨斩壮士乎②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B.①请籍没其家,赏将士②不赂者赂者丧
C.①度岭至桂州②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①潜令间谍离心腹②吾还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④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看重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刻,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
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可以和汉代的李陵相媲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2)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
(3)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少有高行,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①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憙固谏以为不可,轨不得已从之。
景帝②辅政,命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帝甚重之。从讨毌丘俭还,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顷之,除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
泰始初,封祁侯。憙上言:“故立进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睦、故尚书仆射武陔各占官稻田,请免涛、睦等官。陔已亡,请贬谥。”诏曰:“法者,天下取正,不避亲贵,然后行耳,吾岂将枉纵其间哉!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侵剥百姓,以缪惑朝士。奸吏乃敢作此,其考竟友以惩邪佞。涛等不贰其过者,皆勿有所问。憙亢志在公,当官而行,可谓‘邦之司直’者矣。光武有云:‘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岂其然乎!其申敕群僚,各慎所司,宽宥之恩,不可数遇也。”
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憙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①宣帝:司马懿。②景帝:司马师。③泰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④邦之司直:出自《诗经》,司直:主正人过者。⑤二鲍:指汉初鲍永、东汉鲍恢,两人都抗直不避权贵。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辞疾辞:推辞
B.帝甚重之重:器重
C.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案:追究,查办
D.竟不从之竟:竟然

下列语句中,全部表现李憙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①论者嘉其志节②憙固谏以为不可③当官正色,不惮强御④绥御华夷,甚有声绩⑤从讨毌丘俭还,迁御史中丞⑥未尝私以王官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憙年轻时,有德才,多次被征召为官,都坚辞不就。后来为了病重的母亲,在上任途中偷偷回家,这种弃官尽孝的志节赢得人们的赞许。
B.李憙告发刘友、山涛、司马睦及武陔等各侵占官稻田,司马炎虽然表扬了李憙,但只惩罚了前立进县令刘友了事,对山涛、司马睦等亲信大臣却法外开恩。
C.李憙兼任护羌校尉时,对待羌人,主张坚决打击。做仆射时,也主动要求领兵讨伐,但朝廷并不接受。不久羌人大举进犯,攻陷凉州,朝廷为之震惊。
D.李憙为官清廉贫俭,家无蓄积,亲戚旧友分穿他的衣服,和他一起吃饭,但他却不曾徇私为他们谋取官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
译:
(2)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译:

将以下文中画线句子用“/ ”断句。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将下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1)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2)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叶限
〔唐〕段成式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注:①洞: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古时的少数民族部落。②赪鳍:红色的鱼鳍。③郁栖:粪土。④上妇:贵妇,贵妃。⑤以金为际:用金子做埋藏珠子的四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食:给……吃,喂养
B.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货:货物
C.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意:猜测
D.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第:只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易其弊衣 弊:破旧
B.女觉遽反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
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

选出与”因诈女曰”中”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B因利乘便
C君因我而降,与君为兄弟 D因人之力而敝之
选出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选出与“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B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皆以美于徐公
选出与“一夕,为海潮所沦”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若属皆且为所虏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①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②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B.①膳其肉,味倍常鱼②常令樵险汲深
C.①其轻如毛,履石无声②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D.①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②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将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1)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3分)
(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3)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 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将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 ,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造: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 悦服悦服:愉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绝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拨。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初无一言,何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