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8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幕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鸳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鸳鹭:两种鸡,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花影乱,莺声碎”中“乱”“碎”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词中划线句子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其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赏析第二句“急”字的妙用。
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①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明确提出了“,”的理论。
下列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结合,并以“风”“云”和“晴”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
B.颔联“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
C.“平”字描述水苹的整齐,与“铺”字合用,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 |
D.颈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而“白”“黄”色彩对比鲜明。 |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题目。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颔联写景雄浑阔大,有人认为写出了“喜”的感情,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