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 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
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4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是一位由金入元的诗人,金灭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这首元曲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指出“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典故的出处。作者借它们表现了什么情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王清惠①
太液①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 晓辗关山月。问姮娥③、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注:①王清惠,宫中昭仪(女官)。南宋灭亡后,作俘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遂在 驿站墙壁上题写本词。②太液,原皇宫太液池。③姮娥,即嫦娥。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哪个词语可看作“旧时颜色”的具体描绘?(3分)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句,除了化用《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分析。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句的思想情感与上文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联 系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①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②。
注:①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②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方。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请写出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6)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的顺序或者从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庵:圆形草屋②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③华:花白简要分析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