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表明( )
| 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
| 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 |
| 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 D.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
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 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雄”、无名志愿服务者 等“最美”人物纷纷闪亮登场。这说明
①人们对髙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②道德力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③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④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令人乍舌:中国人 每年要倒掉1000亿斤粮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已然 成为全社会大力倡导的餐桌美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遏制“中国式浪费”需要每一位公民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②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节俭文明风尚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文化素养④倡导传统道德,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导向。这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A.民族性 | B.时代特点 | C.平等性 | D.开放性 |
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