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 )
A.坚持以反腐倡廉为中心环节 |
B.以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为目标 |
C.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D.坚持一心为公摒弃个人的利益 |
西部是我国两大河流的源头。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不知道自然还会报复人类。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长江上游每年冲向长江的泥沙多达6.8亿吨,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中央指出,西部大开发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林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力度,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到“十”字符号,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数学教师说它是加号;医生说它是医院的标志;交通警察说它是十字路口的标志。对同一个符号,产生这样不同看法的原因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B.知识构成不同造成的 |
C.阶级地位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 |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
意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人脑的结果。这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D.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 D.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