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3)阅读短文后填空。
①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
②“我”认为“煮书”是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
③“煮书”的好处是 。
(4)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课文内容我知道。
就让它( )的枝叶,( )您的窗口,夜夜和您( )。绿叶在风里( ),那是我们( ),帮您( )一天的疲倦。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天的山树
秋天,我们村更美了。山坡上的枫树红得耀眼,松树绿得发亮,槐树、杨树的叶子变黄了。山脚下的柿子树像挂了一个个小灯笼,山楂树像缀(zhuì)满了大红珠子。果园里各种果子都成熟了,黄澄澄的大鸭梨、红彤彤的大苹果挂满了枝头,是那么鲜艳,那么惹人喜爱。
1.按短文内容填空。
( )的大鸭梨 ( )的大苹果
红得()绿得( )
柿子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楂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有_______句话,第_______句话描述了果园里的果子。
3.读了这篇短文我觉得秋天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乐园。
秋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______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秋天的_________。第2自然段写秋天的_________。
2.第2自然段有_________句话,第_________句写果子的品种。第_________句写果子的香味。
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biào diào)下来,能让踢(tī dī)到半空(kòng kōng)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________。”
1.给加文中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填在文中的“______”上。
3.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
天刚亮,妈妈就叫我起来看天上的云。
我走出去一看,天上的云可真怪。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的羊,有的像大象。
天上的云可真有趣。
1.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
2.第________段写云的样子。
3.天上的云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
4.天上的云很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