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后的一百年,1789年美国也制订了属于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权利法案》,两个法案都主张 ()
A.君主立宪制 | B.保障民权 |
C.民主共和制 | D.维护资产阶级权力 |
西方的年鉴学派认为:“经济和社会史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有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历史。”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的研究应该客观而公正 |
B.研究经济与社会史是没有价值的 |
C.经济和社会并非历史研究主要内容 |
D.对历史必须是立体综合的认识 |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比中国先进 |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
D.中国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产物 |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
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势力的发展 |
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
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
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