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
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
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如果穿越时空,回到万隆会议期间,下列情景可能出现的是( )
A.中国政府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巴西代表支持中国的“求同存异”方针 |
C.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展 |
D.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和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 |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这些口号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进程。下列口号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将革命进行到底”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历史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A.英国1689《权利法案》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美国1787年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 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