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5 年)冬十月,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
| 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
| 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
| 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
公元前3世纪之后,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
| A.法律本身的问题 | 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利 |
| C.罗马的对外扩张 | D.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尖锐 |
《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 ( )
| A.习惯法是保护贵族利益的法律 | B.习惯法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
| C.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 D.习惯法是公平的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 )
| A.注重证据 | B.主张重罪轻罚 | C.纵容犯罪 | D.维护贵族利益 |
下图是古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的一部法律,它的诞生是 ( )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
|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

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高兴地与丈夫一起参加公民大会,但她进入会场时却遭到拒绝。其主要原因是 ( )
| 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 |
|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妇女不得干预男人事务 |
| C.会议内容与妇女无关 |
| D.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