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B.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唐初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但后来借口李世民即位前曾任此职,唐朝便不再置尚书令,仅以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其事。唐代中央机构的这一变动反映出统治者的深意是()
A.为了改变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
B.力图保持三省长官之间权力的平衡 |
C.竭力维护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秩序 |
D.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这些都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丧失 |
B.已经涌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
D.面临亟待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 |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坚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希特勒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 B.进军莱茵河不设防区 |
C.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 D.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1939年6月30日,美国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时发生激烈辩论,最终众议院以200票对188票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孤立主义”仍占优势 |
B.国会明确支持法西斯侵略 |
C.已经放弃“中立”政策 |
D.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