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夏 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 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五代传,宋元 后,皇朝至此完。”按照朝代更替顺序,文中空缺处应该是
A.商、唐、十国、明清 | B.舜、秦、隋朝、明清 |
C.商、秦、隋唐、明清 | D.商、秦、唐朝、明清 |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墨家 | B.儒家、道家 |
C.儒家、法家 | D.墨家、道家 |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能解决康德所说的问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 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
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
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B.“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
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 | D.“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