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 )
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 |
B.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
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 |
D.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
下列关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英、美、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与科举制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所办的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
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中央政权,其实质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政权 B.大地主阶级的专制集权
C.封建军阀集团的独裁政权 C.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联合专制
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 |
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