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郑观应 |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章太炎 |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梁启超 |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观察下表,
与上述表格内容不符合的信息是()
A.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对手,对抗争霸 |
B.美苏在高科技领域角逐激烈 |
C.美苏科技竞争服从服务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
D.战后苏联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 |
《西方社会史》中说:“19世纪晚期,整个欧洲有一次‘残酷体育’的大衰落,例如斗牛和斗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体育的比赛,其中赛跑和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这段描述说明
A.现代奥运会是19世纪晚期出现的 | B.传统体育运动随工业革命而衰落 |
C.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现代体育兴起 | D.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文明的进步 |
在美国,“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制度不满时,我们可以搬到别的州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脚投票的权利”。所以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一种“自由的保障”。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是()
A.联邦制 | B.共和制 | C.分权制 | D.邦联制 |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形势,《苦笑录》描述说:“那真是一个谜了,不过那谜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个‘根绝赤祸案’,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正确理解的是 ()
A.联共抗日的曙光 | B.承认共产党合法活动 |
C.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 | D.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
《中国现代化史》中说:“虽然尚未认识到作为资本主义精神背景的西方基督教义的转换对现代化的巨大支配作用,但确实已经感受到西方奔涌而来的利甲锐兵表象之中,跃动着一种奔腾不息的宗教理性力量,这种宗教理性力量是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对抗政治王权的精神土壤。……其本意……成为中国的马丁·路德。在传统意义的宗教价值符号内,完成政治结构的转型。”书中所指的“中国的马丁·路德”是指 ( )
A.洪秀全 | B.洪仁玕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