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赋(写作) | B.八百里(牛) | C.麾下(军营里) | D.翻(翻滚) |
陈述错误的一项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 |
B.本词和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样,既抒发了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的悲愤。 |
C.“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用的最好,不仅仅点明一个出征的季节,而秋天肃杀凄凉的气氛也与“塞外声”和谐地衬托出军容的威严和气氛的肃穆,表现了决心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
D.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不是对偶句的一句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D.左牵黄,右擎苍。 |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主旨是( )
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
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
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
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
西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
孔子死后,弟子们为其服丧3年。与这一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
A.分封制 | B.礼乐制度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
A.井田制的瓦解 |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
C.百家争鸣的出现 |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