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目。
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陆游
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②边上野航。
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
重重红树③晚山秋,猎猎青帘社酒香。
邻曲④莫辞同一醉,十年客里过重阳。
【注释】①作于1181年,是陆游免官归乡后的一首闲适诗,诗人在山阴闲居而作。②湖,指山阴镜湖。③红树:枫树。 ④邻曲:邻居;曲:乡曲,乡村。
试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
诗歌颈联写景,构思巧妙,试做简单分析。
同为重阳节,李清照《醉花阴》中“佳节又重阳”和本诗中“十年客里过重阳”的意味有何不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请以诗的第三联为例,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描写清溪风光的。

(2)在诗的结尾,你认为作者创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有人评赏此词,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有两层意思,是哪两层意思呢?请试作简要分析。

(2) 结合你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说说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三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33年),白居易赴杭州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
答:
(2)诗人为什么认为这个夜晚是“可怜”?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的爱国诗词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
(1)史料记载诗人因为这首诗歌而“坐罪”,诗人自己也说过“却被梅花累十年”。试结合尾联作出简要分析。
(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以下各题
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在湖北安陆,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处;【窅然】深远的样子
(1)诗中的“笑而不答”用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答:
(2)诗中的“心自闲”,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和情感?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