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 ,其作用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管通入。
(3)某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由于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容器内的反应就停止了,若想集满这瓶气体,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两种方法:
① ;
② 。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 + 3H2 ="=======" 2NH3。用、
、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 (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今年5月,我市各校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一些同学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
(2)小红同学用石灰石、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应选用图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装置(填装置对应的字母),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后,小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气体收集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套装置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采用(选填A或B)装置,产生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选装置E收集氧气,则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的性质而确定的。
(4)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请选择图中的和装置来制取收集该气体
下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意图,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几道题。
(1)上图方框的横线上应填。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学表示:2个氢原子,3个水分子。
(3)下列有关铁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26②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③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④人体如果缺乏它可能会患贫血症⑤铁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
(10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②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然后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
滤,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
A.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 C.漏斗D.玻璃棒E.量筒F.烧杯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__ _______ 。写出日常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绿色植树通过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根据事实、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1)(2)反应类型。
(1)点燃镁条做信号弹()
(2)水通入直流电后电极两端出现气泡()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4)久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