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 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 C.不打倒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
|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
1919年,太原郊区的刘大鹏写道:“五更各庙呜钟,惊醒世人早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不断,此其新年也。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他在此要表达的是
| A.当地习俗中过年应鸣钟、迎神和放炮 | B.乡村里民国倡导的民主观念比较淡薄 |
| C.在乡村推行民国新习俗需要假以时日 | D.当年百姓与官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 |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问的矛盾 |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
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 | 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
| 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 | 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 |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下图所示的纸币中,发行于抗日根据地的是

A. B. C.D.
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
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
| A.实行君主立宪 | B.学习西方民主 | C.争取国家独立 | D.实现个人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