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 B.深居内陆,地形阻挡 |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在P东南方向 | B.M在P西北方向 |
C.M在P东北方向 | D.M在P西南方向 |
关于图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区时相同 | B.同在西半球 |
C.线速度相同 | D.同在大陆西侧 |
下图是我国东部4城市日照时数(曲线)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4城市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A.丙甲乙丁 | B.乙丙丁甲 | C.丙甲丁乙 | D.丁丙乙甲 |
5月份,丙地日照时数大于丁地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度大 | B.正午太阳高度大 |
C.受低气压控制 | D.白昼时间长且多晴天 |
2012年7月2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途径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方海航道抵达冰岛,在冰岛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和调查活动,再经挪威和丹麦的公海海域从北冰洋高纬地区返回楚科奇海,经白令海返回,总航程预计为17000多海里,共计90天,预计9月29日返回上海港。完成下列各题。下面四幅图中,与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时间最接近的是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总航程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从青岛出发时,青岛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在冰岛开展访问调查活动时,会遇到漫长的黑夜与短暂的白天 |
C.返回上海港时,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青岛的正午太阳高度 |
D.青岛的日出时间总是比上海的日出时间早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位于谷地的有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在甲处可见乙、丙、丁三处的地物 |
B.该地区地形破碎、沟谷发育 |
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 |
D.该地区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800米 |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
B.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
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