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近年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灾害过后,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获取洁净的饮用水都需要大量消毒剂,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中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填序号)。
A.Cl2 B.H2O2 C.O3 D.ClO2
(2)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液体消毒杀菌剂, 它具有CH3COOH 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与过氧乙酸混合,不会使过氧乙酸失效的是 (填序号)。
A.FeCl3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HCO3溶液
(3)消毒试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
(4)氯氨(NH2Cl)可作杀菌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氨在水中的杀菌机理: 。
Ⅱ.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中存在的少量NO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5)NO在大气层中可发生反应:NO+O2= NO2 + O,NO2 + O ="NO" + O2,从反应最终结果看,NO是一种 (填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
E.催化剂
(6)将NO转化为无毒气体,可选用NH3在400℃左右并有催化剂存在下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将锌、铜用导线连接后浸入2mol/L的稀硫酸中,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子从经外电路到____(填锌或铜),溶液中H+ 向移动(填正极或负极),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区pH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也有电流通过电流表,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1,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的电子总数多4; 1molA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可置换出标准状况下22.4L的H2,这时A转变为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请回答:
(1)用电子式表示A和C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离子的电子式是 ,与B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中,有一种分子
可与盐酸化合生成盐,该分子的电子式是;
周期表中与C上下相邻的同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填
氢化物化学式),原因是;
写出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本
题涉及的含C元素的物质均易溶于水): 。
(1)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82号元素X应是第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元素,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以下反应:①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 ②氯酸钾分解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 Ba(OH)2·8H2O与NH4Cl,属于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下列化合物中:H2O2、Na2O、、I2 、、NaCl、、CO2、NH4Cl、Na2O2,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只由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②只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③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④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向盛有1 mL 0.1 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1滴约0.05mL)2mol/L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
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一: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步骤二: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 实验编号 |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
滴定完成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
| 1 |
0.10 |
22.02 |
20.00 |
| 2 |
0.10 |
22.00 |
20.00 |
| 3 |
0.10 |
21.98 |
20.00 |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的范围是。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下图的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高的有(多选扣分):
A 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 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 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 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